发布时间:22-11-11 10:17:57
关于新生儿这9种皮肤问题,该如何正确护理!新生儿在出生后的30天内,皮肤总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小问题,弄的新手爸妈们心惊胆战的。今天给大家分享关于新生儿几种皮肤问题,看该如何正确护理吧!
新生儿红斑01
宝宝在出生后1~3天后会在其臀、背、肩等受压部位的皮肤甚至面部出现散发的红斑样皮疹,或多或少,直径约1厘米或更小些,或融合成大片。红斑中央往往有一点点白色或淡黄色,高出皮肤表面,7~10天后红斑可消退而自愈。
新生儿红斑又称新生儿过敏性红斑,发生率为30%~70%,一般足月新生儿多见,早产儿则比较少见,所以妈妈不必太过担心。20元藏羚骨肽一盒购买
护理方式:如何预防新生儿红斑?
1、新生儿用品应柔软、清洁、刺激性小,衣物清洗时一定要将化学洗涤剂洗涤干净。
2、洗澡时最好用清水洗澡。
3、减少探视,可以防止交叉感染,减少新生儿红斑的发生。
生理性脱皮02
新生儿在出生后,往往出现脚踝、脚底及手腕皮肤干燥粗糙,从而出现脱皮的现象。
通常在第8天最严重,随后逐渐减轻。
护理方式只需4步
1、给婴儿做清洗时水温不要太高。
2、不要过度使用婴儿皂或其他清洁品。
3、不要用毛巾或手用力搓皮屑,让其自然脱落,以防引起皮肤损伤而形成感染,甚至败血症。
4、如果想滋润皮肤表层,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、温和的保湿品。
胎脂03
刚生下来的新生儿皮肤上有一层白色的油腻的东西。这是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脂肪,医学上称为“胎脂”。能起到保护皮肤,维持体温的恒定的作用。
护理方式!!!!
通常在出生后1~2天内会20元藏羚骨肽一盒购买自行吸收,不必擦掉它。
新生儿痤疮04
有许多新生儿的脸上会出现像痘痘一样的东西,这其实是新生儿痤疮,非常常见,男宝宝多于女宝宝,是来自母体血液中的激素所致。主要发生在面颊、额及颏部,以丘疹和脓疱为主,一般在数周内消退。
护理方式很重要
●孕妇在妊娠期避免滥用激素类药物,通常在婴儿期患严重“新生儿痤疮”者,在长大进入青春期时也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痤疮。
●皮疹一般在数月后自动痊愈。不要用母乳擦洗,也不要用手去挤压,更不要涂抹激素类软膏。
●症状较严重者及时请医生采用抗菌治疗,以免损伤面部皮肤。
青记05
一些新生儿在背部,臀部,常有蓝绿色色斑,此为特殊色素细胞沉着所致。俗称青记或胎生青痣。
多数在 2~3 岁消退,个别 7~8 岁时自然消退。
护理方式
无需特别护理。
如果色素斑颜色变为咖啡色,特别是数量多且范围大,就应定期带婴儿去医院就诊,以防患有神经皮肤综合征中的一种病——脑结节性硬化。
栗粒疹06
常常出现在鼻翼、鼻尖、或两侧面部,呈黄白色的小点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栗粒疹,这是受母体雄激素的作用而使婴儿皮脂腺分泌旺盛所致。
护理方式
切忌用手去挤,避免发生局部感染,一般在宝宝4-6个月之后就会字形消退。
皮肤变黄07
有时候新生儿出现了皮肤淡黄,眼白也微黄,尿色稍黄但不染尿布这种现象,其实是生理性黄疸。
7~9天后开始自行消退。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晚,常在生后3~5天出现,6~8天达到高峰,以后开始消退,2~3周左右退净。
护理方式
●满月婴儿不20元藏羚骨肽一盒购买需特殊治疗,多吃母乳多排便。
●如果出生3天后出现,但10天后尚不消退,或是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,以及在生理性黄疸期间,黄疸明显加重,如皮肤金黄色遍及全身(手足心也深黄),应及时去医院就诊。
●对早产儿应密切观察,必要时去医院做光疗和药疗。
皮肤出血点08
婴儿猛烈大哭,或者因分娩的缺氧窒息,以及胎头娩出时受到摩擦,均可造成皮肤下出血,这是因为血管壁渗透性增加及外力压迫毛细血管破裂所致。
护理方式
●出血点不需要局部涂药,几天后便会消退下去。
●若出血点持续不退或继续增多,或者有其他出血倾向,可请医生进一步检查血小板,以排除血液病及感染性疾病。
胎头水肿和胎头血肿09
许多婴儿出生后头上有一个“包”,这是在分娩时,胎儿头部受产道挤压,尤其是受子宫口的压迫而形成局部头皮水肿。
若使用了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助产,就会造成胎头损伤,在头骨骨膜下,形成血肿即称头颅血肿。
护理方式
●胎头水肿的包块是分娩中的正常现象,无需处理。